从0到8.5亿用户的秘密,均藏在拼多多的评论区

1000亿美金往上的路径:激活增量市场与消费关系升级
 
当然,世界上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商业故事,毕竟已经8.5亿年度活跃买家了。荆棘丛中下足且不易,月明帘下转身更难。在存量中找到增量市场,重启一方天地之后,拼多多下一步该怎么走?
 
目前我们的观察是:最大化激活增量市场,满足消费者更多的升级的需求。升级与消费者的交互,从交易关系升级到伙伴关系。从增量市场中创造新的增量。
 
拼多多如何激活增量市场?答案是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服务供给侧/需求侧,让更多好商品涌入平台,盘活生态。拼多多的基础设施包括:移动零售平台、仓促物流、直播、农地云拼等。
 
出生于1998年的广东小伙儿邓松耀有个外号,叫“大眼”。 早在邓松耀出生之前,上世纪80年代,汕头的内衣产业就已经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出现,并借助“三来一补”的历史机遇形成规模。
 
邓松耀的童年记忆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内衣作坊和内衣车间——他的很多小伙伴都在那里长大。时至今日,汕头已经发展成全国规模最大、产业链最全、内衣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,内衣生产企业接近3000家,占全国内衣产值的45%左右。
 
18岁的邓松耀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内衣行业,他资金不多,技术不熟,只有内衣行业拿货便利,入行容易,唯一的问题是上哪儿卖。批发档口是个常规的办法,家家户户都在做。
 
2017年初,他无意中听说拼多多的流量很大,顺手拿起手机,申请了网店。彼时他不会想到,自己随手划了划手机,就跳上了拼多多这趟高速飞驰的电商快车。
 
创业初期,他在内衣工厂里泡了3个月,“那会一有空就往朋友的车间跑”。一件内衣从材料到成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,邓松耀熟悉了选料、粘布、裁剪、中碗结合等步骤。
 
然后,他开始了不断试错,为什么这款不好卖?为什么那款喜欢的人也不多?
 
最终,邓松耀发现,新颖的款式和新颖的设计是影响内衣销量的关键。2018年中秋节,在他的店铺上,一款新设计的内衣卖火了,加上平台活动带动的流量,让邓松耀的店铺一下子爆单了。
 
有多爆呢?邓松耀和他的四兄弟熬了两个通宵,才把货发完。“累得吃饭都没有力气了,但是很高兴啊,因为那一次销售让我们的店铺上了一个大台阶!”“创新很重要!从那以后,我们每天的功课,就是在汕头各个工厂、各个车间选新样式。出差旅游的时候,各地商场的内衣店也是我们必须去逛的。我们还和厂家建立了定制合作关系,方便及时对产品改良、创新。”
 
只要有好的供给侧,升级的供给侧,拼多多上的消费者分分钟给你消化了,这是理所当然的:当平台上汇聚的消费者从百万量级,到千万量级,再到8.5亿,其实早就不局限于下沉市场,它已经是一个国民电商平台,消费能力不用质疑。毕竟连车都能卖,还有啥不能卖不出去呢?
 
分享两个“张大妈”上面的拼多多购车帖:一位是福州郊县的朋友,家里老二要出生了,为老婆上班不用挤公交,为了接送老大上幼儿园,一顿比价之后选择在拼多多上购入7.99万买威朗。一位是为了出行自由和春节回家方便的95后,在拼多多上4.99万购入科沃兹。 

dawei

【声明】:郑州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:bqsm@foxmail.com,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。